按下快門的同時,轉動鏡頭上的變焦環,形成一種誇張的速度感,很像科幻電影裡面,超光速飛行或是時空跳躍的畫面,那天我要拍電影的時候,可得好好利用。
淡水河岸。左邊是手機SE W890i拍的,右邊是相機E-520拍的,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拍出來的品質沒什麼差別。
嘗試用逆光的角度拍花朵,並且用閃光燈補光。
2008年11月30日 星期日
2008年11月29日 星期六
淡水河岸、紅毛城
今天早上搭乘指南客運10路公車到淡水,從輔仁大學上車,淡水捷運站下車,費時一小時左右。沿途遇到五輛對向的10路公車,推估班距24分鐘。
對岸的觀音山。
渡船頭
大批單車族佔據星巴克,古今老少中外都有喔。
一條通往河邊的小巷子。
巷子底。
河岸邊的釣魚客。
紅毛城就在附近,門票六十元。
紅毛城。
每扇窗都有美麗的風景。
客廳。
餐廳。
走廊。
以下是小吃時間
渡船頭前面的阿給老店。
這東西好吃與否全看醬料。這家冬粉和醬汁搭配得很好,味道不錯。
這家店位於正對渡船頭的巷子裡,應該就是小時候吃的那家沒錯,可是今天點的包子和魚丸湯,風味和記憶中差很多。
老街上的「吻仔魚鳥蛋」,一串四顆二十元。鳥蛋加上大量吻仔魚,配上調配過的醬料,好吃。
2008年11月26日 星期三
工作一週年!
去年的今天是我開始第一份正式工作的日子,通常回憶舊事的時候會不禁感嘆:「啊!日子過得真快!」但我這次完全沒有這樣的感覺。
今天是一個平凡的日子,早上賴一下床之後出門跑步,回來之後邊看新聞邊吃早餐。大約八點半到公司,收信、寄信、打電話、整理數據、量樣品...。唯一不同的是,下午老闆突然走過來,恭喜我做滿一年,很難得見到他感性的一面。
昨天晚上到租書店去,逛了好久,發現找不到任何一本自己想看的書。今天想要為一週年做一些特別的事,卻怎麼想也想不到。是我變得無趣了嗎?還是離開了生命中的某個階段?
最近公司有些人事異動,對於資淺的我來說非常危險。這種氣氛之下不免規劃起各種不一樣未來。如果一年不工作,放自己一個長假,那將會如何呢?會對於自己的未來發生決定性的差異嗎?或者只是旁人問起年齡的時候,從26變成27歲罷了。生命只有一次,這種假設性問題不管怎麼想都沒會有定論。有時遇到經驗豐富人士給予意見,但那畢竟是別人的生命,作不得準。想要知道答案,唯有親自實驗。
2008年11月23日 星期日
'08京都行--Day 4, 歸途
Day 4 '08/10/13
搭乘CI0157班機,13:15由關西機場出發,15:05抵達桃園機場
鐵道邊的日本住家。四天感覺好短,馬上又要離開這個地方了。
關西機場內部。候機室的上網設備很完善,無線網路、插座、上網電腦不但一應俱全而且全部免費。
身為一個成年人,關心時事是再正常不過的事。這天正好台灣股市跌破五千點大關。當時覺得低得嚇人,沒想到如今(11/23)台股面臨四千保衛戰。
還記得當時有個台灣歐巴桑過來湊熱鬧:
「沒現在是剩多少?」
「夭壽喔!現在剩四千多!」
以上請用台語發音。
Bonus
第一天到京都時,車站前的工讀生塞了一包面紙給我,我看都沒看就丟到背包裡。
回到台灣,整理行李的時候才發現這包面紙好特別,是黑色的!而且正面還有可愛的貓臉。
面紙背面,高利貸廣告啦!!
'08京都行--Day 3(二) 二条城
Day 3 '08/10/12
1230 午餐--七福神拉麵
1300 二条城
1610 搭地鐵回到京都車站
1700 逛超市
1800 逛京都車站
1915 晚餐
2000 逛Uniqlo
2130 返回旅館
在二条城門口附近,吃了一頓日本拉麵--七福神拉麵。最值得一提的是湯頭的部份,非常香濃醇厚,或者說是「肥」。怎麼說呢?那碗麵湯上面浮著白色、米粒大小的東西,撈起來仔細一看原來是細碎的豬肥肉。雖然吃起來有點怕怕的,但是味道的確不錯。
看不懂日文、聽不懂日語同樣可以飽餐一頓,但是想要把麵加大就沒那麼簡單。
二条城東大手門,遊客購票、入場的地方。
二条城入口處。
「二条城」(Nijo - jo Castle)興建於西元1603年(慶長8年),為江戶幕府將軍德川家康所修建,做為自己到京都拜訪天皇時的寓所,也是德川幕府的權力象徵。後來由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於1626年擴建完成其規模,建築風格是桃山時代的書院建築。
1867年(慶應3年)第十五代將軍德川慶喜,在二条城舉行「大政奉還」儀式,將政權歸還給了天皇,二条城因而聞名。1939年,天皇又將之賜給京都市政府,並於隔年更名為「元离宮二条城」,正式對外開放參觀。
二条城建有東西500公尺、南北400公尺的高大圍牆,本丸御殿和二之丸御殿為其主要建築,並有內外兩層護城河做為保護。二条御殿內一共有22棟建築被列為重點文物,且於1994年入選為世界文化遺產。
平面圖及開放時間。
參考網頁:
見證德川家族的興衰 二条城
二条城官方網頁
唐門,二之丸前氣派高大的正門。
屋檐與松。
二条城為德川家族到京都拜訪天皇時所居住的寓所,建築上到處可以見到皇室的家徽--十六瓣八重表菊紋,但是卻看不到德川自己的家徽。據說是因為天皇命令在二条城中凡是高度比皇徽還要高的德川家徽都必須抹去,但據說還是有一處屋樑上的德川家徽因為太高了,而成為全二条城中,唯一留下家徽比皇徽高的特例。
上圖的居部放大圖,可以見到家徽被除去的痕跡。

德川家徽(來源)
二之丸入口處。
二之丸內部開放參觀,但是禁止攝影,所以沒辦法放照片上來,但絕對是精華所在。
門上的精細木雕。
門上的裝飾,大量使用菊花家徽。
庭院一隅。
二之丸庭園。
內部全是木造地板,並且有特殊結構,稱為「鶯聲地板」。

屋簷一角,很幸運又意外的拍到未被拆除的德川家徽--三葉葵。
局部放大圖
本丸入口處,此處也有一道護城河及高聳的城牆。
進入本丸的入口,設計成易守難攻的形式,首先是兩側城牆,可以放箭攻擊敵人,接下來是這段路設計成上坡並且鋪滿碎石,前方還有彎道及樓梯,根本跑不快。敵人想要強行進入,多半會屍橫遍野吧。
由本丸城牆內往外看。
本丸御殿,內部不開放。據說原本的本丸御殿已經在1788年燒毀,目前看到的建築是1893-94年間,將皇宮內的舊桂宮御殿移建而來的。
本丸庭園。
二条城的天守閣在西元1750年因雷擊而燒毀,目前只剩下高台遺跡,居高臨下視野極佳。
出了本丸之後,來到北邊的庭院「清流園」,這裡有個讓人喝茶的地方(700日幣/人),討論一會兒之後決定進去試試。
一進門就感覺不妙,所有人都脫鞋跪坐,而服務生全部都穿著和服,按照茶道的禮節進行,氣氛寧靜舒適。
但我一點也不舒適,想學日本人跪坐但不到五分鐘就受不了啦~~而服務生對著我們又跪又拜又說了一堆日本話,搞的我不知所措,只剩下一件事還會做......
沒錯!!就是吃!
如果不算那些抹茶牛奶、抹茶養樂多、抹茶冰淇淋的話,這是第一次喝抹茶。茶溫適中不燙口,味道略帶澀味,但是並不苦。一旁的和果子由豆沙製成,很甜,但是和完全不甜的抹茶配起來剛剛好。
一旁的房間,如果可以在這裡睡午覺該有多好。
好漂亮的庭園。
剛才喝茶的小屋--和樂庵。
逛完清流園,二条城就算遊覽完畢,沒想到在出城的時候見識到日本人做生意的實力。
在接近出口的地方設下路障(直走就出城了),並且在一旁舉行「京都老鋪名產品展」。
也就是著趁著遊客離開之前,撈上最後一票啦~~
買了一份烤糰子,糯米糰略帶焦香,配上甜甜的醬汁,以及一些類似麵茶的東西。
回到居住的旅館稍事休息。
晚上在京都車站裡面吃晚餐,「喬」了好一會兒,終於把京都塔和車站拍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