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就是一段旅行嗎?
來到這個世界、熟悉這個世界、與這個世界交流並且感受這是世界,最後在某個時機,離開這個世界。
總是有苦有樂
暈車、水土不服、難吃的食物;失戀、離別、生老病死,苦難纏身的時候我問自己:我是來這個世界受苦的嗎?
當然不是!
旅程中總是有痛苦的部份,這部份是必然的,但不是著眼之處。旅程的目的是要感受世界的美好,否則離開它的時候會覺得白走一遭。
領略這個世界
這就是我生命的目的
2010年6月20日 星期日
2010年3月21日 星期日
墾丁馬拉松雜記
上周(3/14)和同事及gauchiste到墾丁參加馬拉松賽,開了六小時的車到墾丁、隔天四點起床六點開賽、花了三個多小時完賽(21km)、再開六小時回新竹,實在有累到,只好告訴自己這是出門「練身體」!
這次出勤的相機:
- Olympus Pen EED : 這台先前已介紹過,在此不贅述。
- Bell & Howell Dial 35

暱稱「菜刀機」,1960年代由Canon與美國攝影機廠商Bell&Howell共同開發,所以機身上寫「Bell&Howell」,但鏡頭卻是Canon。

規格簡介:
鏡頭:Canon Lens SE 28mm, 1:2.8, 五片三群
片幅:Half-frame,18x24mm,使用常見的135底片,ASA 10~1000
對焦範圍距離:2.6ft-無限遠
對焦方式:目測式估距對焦
曝光模式:快門先決/全手動
快門速度:1/30, 1/60, 1/125, 1/250
光圈:四角形,f2.8~f22,無段式調整
電池規格:PX625,以LR44代替
尺寸:(W×H×D)=97×71×29mm,不含轉軸
濾鏡尺寸:48mm
以下是EED拍的照片

為了閃收費站,往墾丁的路上,有段改走省道,中途經過「民雄肉包」,門口停滿腳踏車,生意興旺。

點了肉包兩個,小籠包若干,機器做的包子加上肥滋滋的肉餡,口味和便利商店賣的一樣,難吃到爆炸!

途經西螺大橋。

橋下滿是農田。
以下是B&H Dial 35拍的

恆春半島紀念照。

墾丁小灣沙灘。


踏浪

不知誰家的狗

到此一遊照

接著去關山看夕陽

夕陽。

賽後合照,這次成績3h4m。
2010年2月28日 星期日
新年港澳行--澳門
此次旅行挑了一天坐噴射飛船前往澳門,這船行駛的時候很平穩,但只要一停下來,立刻晃到讓人吐出來,一停船大家都想趕快離開船艙。
白天的時間大部份都在歷史城區附近晃蕩,那裡的建築充滿異國風味,地磚的圖案更是別樹一格。
澳門名物--瑪嘉烈蛋塔,生意好到翻過去,一個七元澳門幣。買完之後立刻站在門口喀掉,心中既是滿足又是失望。滿足的是它真的很好吃,失望的是它的味道和肯德基賣的瑪嘉烈蛋塔完全一樣...
大三巴牌坊,果然是相當漂亮的建築,尤其趁著地勢之利,後方天空沒有任何建築干擾,造就大三巴牌坊獨特的美感。以下試著從其他角度欣賞...
門外的牌坊。拍的時候橋了好久,可是鏡頭和觀景窗之間有視差。
側面的牌坊,左邊那張是展覽廳裡的十字架。
一旁的情侶塑像。
光顧著拍大三巴牌坊,回頭一看,好多人呀!
2010年2月25日 星期四
2009年11月29日 星期日
2009年8月18日 星期二
北京一日遊--頤和園
先簡述一下交通方式:
1. 想辦法到達任一地鐵站。
2. 乘坐地鐵,在10號線(淺藍色)的巴泃站下車。
3. 出站搭公交車74或374線,於新建宮門站下車,接著步行就可抵達入口。(底下是公交車站牌)
此外,回程的時候發現,因為道路施工的關係,當時想搭公交車回地鐵站不太方便。(我搭計程車回來)
這便是入口--頤和園新建宮門。
門票30CNY,票價有淡旺季之分。另外,門口有小販兜售導覽圖,為了少走一點冤枉路,不妨買一張參考。
昆明湖東堤,散步的好地方。
昆明湖邊的造景。
十七孔橋
十七孔橋及畫舫
橋上的烏賊風箏!
湖邊的銅牛,用來鎮水。
畫面後方稱為萬壽山,正中央的建築物上有個寶塔叫做佛香閣,雖然要另外掏錢買票(10CNY),但上面視野極佳,不去可惜。
另一個角度看佛香閣。
排雲門,為進入佛香閣的入口。
一定要有的獅子。
可憐的龍,像被漁網抓住一樣。
水缸?
仰視佛香閣。
從山底下仰視佛香閣。
半山腰上,可以看到遠方的十七孔橋。
這張照片是我在最高點拍的,風景絕佳。當時我心想:皇帝真厲害,可以圍那麼一大塊地當作自己家的花園。(照片上看得到的地方幾乎都在頤和園的範圍內)
佛香閣
佛香閣
山上的小涼亭。
頤和園官網
維基百科--頤和園